
美高梅4688集团am
基本情况:学院设有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国家重点学科,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软件工程和智能科学与技术三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。设有5个博士点(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软件工程、智能科学与技术、通信与信息系统、电子信息),5个硕士点(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软件工程、智能科学与技术、通信与信息系统、电子信息),3个本科专业(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软件工程、人工智能),3个博士后流动站(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、软件工程博士后流动站、智能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)。近两轮教学部学科评估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软件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均列A档。计算机科学学科ESI排名进入全球前0.28‰,在821家机构中居23位;高水平论文发文量、被引次数、篇均被引次数、高被引次数均有所提升,被引次数国际排名升至第23位,国内高校排名提升至第10位。
师资队伍:现有教职工(含在档博士后)231人,其中专任教师163人,在档博士后14人,实验教学中心人员19人;专任教师中正高68人,副高69人;国家教学名师1人、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,国家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、国家学者讲座教授1人、国家学者奖励计划讲席教授1人,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、二级教授6人、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4人,国家海外引才计划青年人才(含待入职)22人、教育部(跨)新世纪人才6人,QT人才3人,外国优秀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获得者1人,中国计算机学会等全国优博3人,湖北省人才计划入选者(高校及企业)(含待入职)14人,湖北省人才计划学者特聘教授1人,湖北省人才计划学子8人,湖北省人才计划青年人才1人,武汉市人才计划12人,珞珈特聘教授1人,珞珈青年学者1人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人。
人才培养:扎实推进雷军班、特软班、弘毅班改革建设,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。投入约500万元完成小米教学实验室和口袋实验平台建设,购置1800万实验实践教学环境与仪器设备,建成人工智能实验室;获批本科教学质量建设综合改革项目3个,推荐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2项,获批产学协同育人项目10余项,数智教育评价专项3项,获批数智教育课程建设经费87万元。资助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14项,210余名本科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,1100余人次参加实训项目。
科学研究:现有国家级平台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监管科学研究基地(美高梅4688集团am),多媒体网络通信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、湖北省公共财政与经济运行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刑事侦察视频图像特征比对分析湖北省产学技术创新基地、湖北省软件评测中心等省部级平台,小米—美高梅4688集团am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、美高梅4688集团am—京东可信人工智能联合研发中心、美高梅4688集团am—OPPO软件创新技术联合实验室、美高梅4688集团am—兰丁人工智能细胞病理诊断研究中心、美高梅4688集团am—思高科技智能化软件与服务联合实验室、美高梅4688集团am—光庭信息智能软件工场联合实验室、美高梅4688集团am—中证信用科技联合实验室、海星通—美高梅4688集团am医学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、美高梅4688集团am—实为数智技术创新应用研究中心(新增)等校企联合实验室。
学科架构
学院学科架构齐全,专业特色鲜明。拥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(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软件工程、人工智能、电子信息);拥有4个科学学位博士点(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软件工程、人工智能、通信与信息系统),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(电子信息);拥有4个科学学位硕士点(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软件工程、人工智能、通信与信息系统),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(电子信息);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软件工程、人工智能3个本科专业,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软件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(双万计划),计算机科学入选“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.0”。
-
计算机科学与技术
-
软件工程
-
人工智能
-
电子信息
5个博士点
5个硕士点
3个博士后流动站
1个国家级科研平台
5个省部级科研平台
4个校级科研平台
5个内设科研所
学院有5个博士点,5个硕士点,3个博士后流动站,拥有1个国家级科研平台(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),5个省部级科研平台(多媒体网络通信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、湖北软件评测中心、湖北省公共财政与经济运行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刑事侦察视频图像特征比对分析湖北省产业技术创新基地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监管科学研究基地),4个校级科研平台(美高梅4688集团am人工智能研究院、美高梅4688集团am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监管科学研究院、美高梅4688集团am复杂网络研究中心、美高梅4688集团am语言与信息研究中心)。此外,还设有5个内设科研所(人工智能研究所、网络研究所、大数据研究所、智能化软件与服务研究所、前沿交叉技术研究所)。学院在软件工程、多媒体音视频技术、数据库、高性能计算、计算机网络等传统优势学科方向上形成鲜明特色,同时,在人工智能、软件服务工程、大数据等新兴方向上取得了一批优秀科研成果,具体包括智能化软件与服务、新型智慧城市、智慧健康、自主驾驶与智能网联汽车、智能感知、智慧金融等。建设有总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的现代化计算机科学大楼。
师资力量
学院现有教职工230人,其中专任教师170人,在档博士后7人,实验教学人员19人。其中正高65人,副高76人。
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127人,其中本科生2146人,全日制研究生846人,其中硕士研究生584人,博士研究生262人,留学生135人。
学院在计算机应用技术、软件基础理论与方法、信息安全与可信计算、媒体信息计算与分析、空间信息网络与网络计算、数据科学与工程、人工智能、软件服务工程、复杂软件的构造方法和验证技术、软件分析测试与质量保障、软件演化的理论与方法、软件工程数据管理与数据挖掘等研究方向已形成自己的特色,整体科研实力在国内高校中处于前列。近年来,学院承担了国家973计划、863计划、重大专项等多项国家重点项目,获国家级、省部级奖励20多项,获专利授权和申请软件著作权登记170余项。
230教职工
171专任教师
7博士后
19实验教学人员
65正高
76副高
3127在校学生
2146本科生
846全日制研究生
584硕士研究生
262博士研究生
135留学生

学院学生多次在全国“互联网+”创新创业大赛、“挑战杯”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、“创青春”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、ACM/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、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、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、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、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、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、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等比赛、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中获金奖或一等奖。
培养了以雷军为代表的众多上市公司老总和IT领军人物。每年超过50%的本科学生保送或考取国内外知名大学硕士研究生。近几年美高梅官网毕业生供需比达1:50,毕业生就业率95%以上。主要就业单位包括IBM、微软、华为、百度、腾讯、阿里巴巴、国家电网公司、中建总公司、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、四大国有银行、深圳证券交易所、以及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等,主要从事产品研发、测试、软件开发、教学、研究及管理等工作。